??????汲取山水之靈韻,博納時代之精華。學校大膽實踐“政府主導、學校主體、企業主動”的辦學體制,獨辟蹊徑提出“政產學研、區校一體、協同創新”的辦學策略,深耕細作培育品牌專業,與時俱進布局創業陣地,以爭做辦學示范校的勇氣。示范,意味著探索;示范,意味著做強特色。示范校建設之路,時時體現著辦學特色。 ????特色之一 ????頂層設計,“政產學研”辟蹊徑 ?????學校、政府、企業、研究機構資源的共享,讓優勢發揮到極致。“謀定而后動,知止而有得。”以共融共贏的理念開展頂層設計,為辦學提供了“政產學研”結合的方法論和路線圖。 ?????政產學研四方協同,創新資源配置模式。“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與多家企業建立實體教學科研機構和虛擬協同創新組織,主導多元化的資源投入和共享機制,構建一條產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的教育實踐鏈條。 ?????組織、機制、師資、環境四輪驅動,全面保障長效運行。通過政府部門主導,建立“政產學研理事會”,下設規劃指導、專業建設、科技合作、人才協作、就業指導和后勤保障六個委員會,統籌協調相關工作;建立“政府主導、政策引導、服務支撐、智力支持”的利益驅動機制;建設“雙師培育”模式,打造“政府津貼激勵、人才共推互聘”為重點的師資隊伍;搭建“政產學研”四方聯動的科技實訓環境。 ????聯合知名企業,建立各類人才培訓機構。通過引入優質認證、課程、師資和理念。同時,學校加大基礎建設投入,創建多層次人才培養基地等多個實訓載體,培訓各類人才。通過人才輸送,全面服務社會和各大企業,保證學校和用人單位的良性合作、共融共贏。 ????特色之二 ????專業引領,“移動互聯”顯崢嶸 ????建設好品牌專業,就是設好了標桿,掌握了引領器、推進器、試驗地。?打造研發團隊,良好機制確保質量。打造品牌專業不是閉門造車,需要廣納博取。廣泛吸納政府、科研院所、企業和學院多方高級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職教專家組成高職教育研究理事會,組成專業調研、開發團隊,建立專業與產業鏈對接的開發研究機制,及時研究專業設置與企業產業發展趨勢的“契合度”和“依存度”。 ??????堅持“三新”導向,專業設置不偏航。打造品牌專業不能脫離市場和產業發展趨勢。緊密結合新興產業、支柱產業的發展需要,堅持專業設置與調整的“三新”(新產業、新技術、新職業)導向。 ?突出建設重點,有的放矢求實效。建立三環式網絡,合作對接鑄品牌。建立院系對接產業園區、專業對接企業、教師對接技術人員的專業建設“1+1+1”三環式網絡。通過集成式的園、校、企緊密合作,優化專業設置,沉淀優質品牌專業。? ???????特色之三 ????創新驅動,“互聯網+”添活力 ?????“與時俱進”,響應“互聯網+”時代的要求,讓課堂教學與時代發展趨勢緊密結合,把學生培養與市場需求有效對接,通過創新創業教育,為學生就業創造新機遇。 ?????創新課堂形式,智慧教育激活教學。為了適應技術發展新常態,實踐“互聯網+學堂”人才培養模式,搭建“超級課程表”,形成“線上+線下”學習、實訓教學新模式;組建“智慧學習云”,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移動學習環境;建設“網上實訓室”,讓學生可以在物聯網新技術展示體驗實驗室、安卓系統開發實訓室、網絡存儲實驗室和無線傳感網實訓室獲得更具體驗性和真實感的學習體驗。 ?????創業訓練基地,企業式孵化添動力。為學生創新創業打造得天獨厚的環境。在物聯網與軟件技術學院成立創新創業訓練基地,選拔大一、大二學生組建了創新創業團隊,由指導教師指導、以企業模式運作進行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開發和實踐。 ?????創新創業大賽,同臺競技驗真知。提供了各種平臺和比賽機會,讓學生與來自全國的高校學子同臺競技。 ?可以說,通過創新創業的各項舉措,讓學生真正做到了知識的活學活用。經過如此打磨的學生,尚未走出校門就成了各大企業爭搶的香餑餑。 ? ? ? ? ? ? ? ? ? ? ? ? ? ?宣傳部?摘自中國教育報? ? ? ? ? ? ? ? ? ? ? ? ? ? ? ????????????????????????????????2016年12月8日 |